极致演绎影响力原则
在本次促销活动中,我们采纳了西奥迪尼的“六大影响力法则”。小米在发布会上公布了纽北赛道成绩和防弹电池的第三方认证结果。这些信息使得消费者将技术指标与“安全感”产生了关联。去年小米汽车发布会时,这些数据同样出现,让众多消费者感到更加放心。雷军坦诚地提及了自己失眠的经历,同时展示出工厂加班的实景,这样的真诚打动了消费者,激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让人似乎能一瞥他们团队背后所付出的辛勤汗水。
重构价值坐标系
小米运用了“田忌赛马”的战术,重新塑造了消费者对价值的看法。其SU7 Ultra的预售价格定位在81.49万元,正面挑战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和特斯拉Model S Plaid。SU7 Ultra凭借在纽北赛道跑出的2分09秒圈速和1.98秒的百公里加速,展现了卓越的性能。它的车身以暗绿色为主,车标上镶嵌着24K金,这种设计满足了人们对豪华车的审美需求。它倡导“让豪华触手可及”的理念,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很多人觉得,以这样的价格能买到这样的车,实在很划算。
引发情感共鸣
小米将汽车视为情感的寄托。在发布会现场,他们反复提及“性能出众,价格却只有保时捷的零头”,这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让人对“中国制造”充满骄傲。他们还特别设立了“SU7 Ultra Club”会员制度,限量一万台,雷军本人亲自宴请了首批车主。这让人感觉,一买下车,就仿佛融入了一个“科技精英圈层”。许多消费者正是因为这份独特的体验,才选择了购买。车主们普遍觉得,他们买的不只是车,还有一份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战报轰炸营销
小米不断传出“2小时内订单数超过一万辆”“在赛道上超越保时捷”的好消息,巧妙地调动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众人争相购买,消费者便觉得这车品质优良,购买时的疑虑自然减少。根据行为经济学中的双曲贴现理论,人们对错过当前优惠的担忧,其焦虑感是期待未来收益的三倍。因此,当看到销售战报时,许多人便会迅速下单购买。
场景化价值展示
小米展示了操控性能出色的“三车道一把过”演示,以及续航能力达“11分钟充至520公里”的测试,将原本复杂的数据变得直观易懂。这些数据因此引发了科技博主的热议,仿佛为产品免费请来了众多意见领袖进行宣传。这样的直观演示使得消费者对车辆的长处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同时,科技达人的探讨也使得这款车的性能亮点被更多人所知晓。
改写百年规则
传统汽车制造商仍着重于续航能力,但小米却以“用户至上+流量战术”彰显了在智能车界,赢得用户信任才是核心。正如雷军所说,让顾客在看似自主的决策中,不经意间陷入认知的误区,这正是营销的高明之处。小米运用互联网思维,有效塑造了用户观念,打破了汽车行业的传统模式。
小米汽车的市场策略能否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观点。另外,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