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处于全球化的金融格局下,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碎片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这一趋势受到众人关注,国内外专家围绕此议题展开对话,给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
IFF组织背景
IFF是一个独立的国际组织,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也不是官方性质的,非常了不起。它在2003年10月诞生,发起方是中国、美国、欧盟等G20国家和地区,还有新兴经济体参与进来,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相关国际组织及领导人也在其中。它是全球金融领域高级别的常设对话机制,是多边合作机构,享有“F20(Finance 20)”的美誉,在国际金融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成立多年,一直专注于推动全球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各类议题的讨论中,都能看到IFF组织的专家和代表,他们为解决国际金融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字货币定义解读
数字货币是一种货币,它不受管制,以数字化形式存在,通常由开发者负责发行与管理,在特定虚拟社区中被成员接受并使用,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对其给出定义,称它是价值的数字化体现,它并非由央行或当局发行,也不与法定货币挂钩,不过因能被公众接受所以可作为支付手段。它还能够以电子形式进行转移、存储或者交易。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不一定常常直接接触数字货币,然而它在虚拟经济里的影响力正逐渐变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它的发展走向。
美国数字美元布局
从《中国金融》的信息可知,美国央行数字货币仍处在探索研究阶段,不过美国政府对数字美元的构想和规划已初步形成,美国已开始在如何开发数字美元、如何建立数字美元以及如何推行数字美元等问题上进行布局,而且还开展了一系列尝试。
美国有关部门积极尝试新技术,美国企业也积极尝试新技术,他们想在数字美元领域占据领先位置,这种行为或许会推动全球货币体系碎片化,其行动不但会影响国内金融格局,还可能改变国际金融力量的平衡。
数字货币产业链分析
从央行数字货币的运转流程看,产业链的开端是央行,这部分主要依靠自身研发建设,之后会遵循“双层投放和运营体系”,第二层是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它们要负责向公众提供数字货币,在发行端,需要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配合银行核心系统改造、银行机具改造、数字货币芯片制造等环节。
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每个步骤都会对数字货币的发行产生影响,每个步骤也都会对数字货币的使用产生影响。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致使数字货币推广遭遇阻碍,所以产业链的稳定是十分关键的。
央行数字货币优势
复旦大学的宋思齐指出,国内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形成了双寡头格局,它们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 ,央行数字货币能够改善竞争环境 ,能提供多元化选择 ,并且更加可靠 ,除具备传统支付功能外 ,它还是可编程货币 ,可以添加各种功能 ,还能直接把资金转给最需要的群体 ,能以更有效方式刺激经济 。
央行数字货币有自身优势,它有可能改变现有的支付市场格局,能给人们带来更便利的支付体验,也能带来更高效的支付体验,它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独特作用。
数字货币发展关键
IFF联合主席周小川表示,当下数字货币包括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是以账户型数字货币为基础的,还继续采用中心化路线。此外,因为数字货币以及支付系统大量运用了互联网技术,所以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对数字金融和数字货币来说很重要。同时,他还着重指出,要深入领会双层运营体系,并且始终坚持运用它。在这个体系里,中央银行处于第一层,商业机构处于第二层 。
数字货币想要在日益碎片化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里健康发展,就得把握好发展路线,得利用好技术,还得充分发挥双层运营体系的作用 。
大家思考一下,在将来,数字货币有没有可能完全替代传统货币?欢迎留言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给这篇文章点赞并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