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飞速发展,数字货币逐渐崛起。不过,其潜藏着风险,且存在诸多治理空白,这使得数字货币监管既至关重要又充满争议。一方面需要保障市场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参与全球治理。
国家政策引领数字货币监管方向
在我国,国家政策已明确把数字货币归入监管框架之中。此举措并非毫无缘由。像近些年,数字货币在交易环节发生了许多风险事件,部分虚拟货币交易还存在涉嫌诈骗等违法的行为。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我国迅速出台了相关政策。这有利于对市场进行规范,为合法的数字货币业务营造出健康的环境,维护投资者的权益。与此同时,这也是顺应金融发展的趋势,在新兴金融领域履行国家的监管职责。
全球范围内也需要这样的政策来引领。有些国家在数字货币监管方面存在滞后的情况,这使得不法分子能够利用监管的差异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非法活动。而国家政策能够引导国内的监管与国际标准相衔接,从而提升治理的效果。
推动全球数字货币监管框架建立
构建全球的数字货币监管框架是很有挑战性的。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体系以及监管思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像欧美国家,早期对数字货币的态度比较宽松,之后才逐渐加强监管。而很多发展中国家,其区块链等技术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所以在建立对应数字货币监管体系时也比较缓慢。
我国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框架的建立,这具有重大意义。其一,能够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其二,能使我国的监管经验和解决方案在更多国家得以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共同应对数字货币的跨境风险。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合作与沟通,分享在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强化风险导向推动重点监管
数字货币监管需要注重以风险为导向。在重点领域,像交易所环节,有一些小型交易所,它们的技术实力较为薄弱,存在较多的安全漏洞,也容易遭遇黑客的攻击。例如在 2017 年,韩国的某一数字货币交易所就曾被黑客入侵,进而致使大量的虚拟货币被盗。在资金环节方面,某些项目方的资金来源并不明确,其运作也不透明。
针对这些情况,监管需要在重点领域和环节上加大关注力度。要对数字货币项目方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让其把资金来源和项目进展予以公开。同时,还得加强对交易的监控,构建起严格的风险预警机制,以便提前察觉并化解潜在的风险。
应用加密技术保障交易安全
加密技术是数字货币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随着数字货币的交易量不断增大,并且交易类型也日益增多,运用加密技术来提升安全性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拿比特币来说,在早期的时候,因为加密算法存在漏洞,从而出现了很多安全方面的问题,这导致了不少投资者都遭受了损失。
在监管方面,需推动加密技术得以合理应用。鼓励数字货币相关企业提升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力度,研发更为先进的加密算法。监管部门还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性标准,对未达到标准的企业进行整顿或实施处罚,以此来保障用户的交易安全,并且提高交易的可信度,也有利于吸引更多保守型投资者进入数字货币市场。
多方参与形成监管合力
数字货币的监管并非由单一主体即可完成。政府需要参与其中,它扮演着政策制定与宏观调控的角色,例如我国央行就多次针对数字货币监管发表看法,以引导市场的走向。金融机构也应参与,因为它们掌握着大量的资金和客户资源,能够从资金流向等方面实施监控。
技术企业给予技术方面的支撑以及进行创新。像某家区块链技术企业所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能够给监管提供可以查询到透明交易数据的功能。三方相互合作,就可以构建起对数字货币全方位的监管体系,从而能够及时察觉并处置违规行为以及风险事件。
完善反洗钱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数字货币由于其交易具有相对的匿名性,所以容易成为洗钱的滋生地。当下,结合国内外的反洗钱法规来制定适合我国的数字货币反洗钱风险评估标准这件事已经非常紧迫。例如,欧洲的部分国家已经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数字货币反洗钱体系。
同时要注重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因为数字货币市场的波动较为剧烈,且新兴项目数量众多,很多消费者都欠缺足够的风险判断能力。监管方面需要制定出清晰明确的投资者保护政策,要求项目方将相关信息全面地进行披露。一旦有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
在知晓了数字货币监管的诸多事宜之后,你觉得我国在数字货币监管方面最应当首要突破的环节是哪一个?欢迎大家进行评论、点赞以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