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皮影戏初印象
龙江皮影戏亦称作驴皮影或东北影,艺人们通常称之为照条儿。幕布之后,演员们配合无间,操控着小巧的皮影,使之栩栩如生。在演绎《秃尾巴老李》时,皮影在演员手中生动无比,立刻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世界,激起了大家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极大兴趣。
这种艺术,融合了动静元素,对每一位幕后创作者的技艺提出了挑战。他们的表演非常细腻,动作与音乐、鼓点相互衬托,让“影人”仿佛活灵活现,个性十分突出。这种别具一格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并在民间逐渐形成了它自己的天地。
代表作《秃尾巴老李》
《秃尾巴老李》是龙江皮影戏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发生地在龙山下,讲述李家生下了一条小黑龙。然而,不幸的是,黑龙的父亲遭遇了意外,它的尾巴因此被割去。这个传说历经岁月流传,皮影戏艺人凭借手中的皮影,将这一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剧情吸引人,皮影技艺精湛,所以深受民间喜爱。皮影让故事变得生动,大家聚在一起观看,仿佛亲眼目睹了小黑龙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了它的情绪起伏,也让这种艺术形式更贴近人们的心。
非遗传承人的介绍
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薛兆平老师,身为龙江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向我们详尽介绍了这项艺术及其创新点。薛老师提到,过去皮影戏仅是皇宫里的雅艺,仅供少数人享受。但现在,随着它的广泛传播,影响力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闲聊时的娱乐。
薛老师的介绍让更多人了解了皮影戏的历史和变迁。过去,在娱乐资源稀缺的时代,皮影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现在,薛老师作为非遗传承人,他的使命和目标是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这种艺术。
观众现场学习体验
薛老师观看完《秃尾巴老李》后,便开始用剧中的情节来教授经典角色的表演方法。队员们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学习如何正确地拿捏皮影,并练习它们的转身和移动。现场气氛活跃,大家对这项技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都希望能熟练地掌握。
来宾们接着自己搭配成对,模仿六组著名电影角色,生动地表演了故事。这个环节让队员们有了很大的展示机会,却也凸显了皮影技艺的不易。他们手忙脚乱,出了不少错,但这些体验让他们更加明白,若想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就得勤奋练习。
嘉宾精彩表演
李爽携手关之琳共同出演了《猪八戒背媳妇》,关之琳用港式普通话念出的台词,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不禁泪眼朦胧。至于爱华那句“我是武葱”,观众们纷纷猜测其含义。
尽管台词存在些许瑕疵,但这两个故事却广受欢迎。从那些充满幽默的皮影戏表演中,我们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嘉宾们各自以独特的方式为观众带来欢笑,同时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皮影戏的独特魅力。尽管表演并非完美,但其艺术价值却并未因此减少。
传承希望与心声
宋茜觉得皮影戏能让人心情平和,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关之琳对龙江的皮影戏大加赞赏,她说这种戏里藏着话,话里又藏着戏。蒋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机会了解皮影,以便这门技艺能够传承下去。许吉如也表明了自己是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观看节目后,大家从欣赏到体会,再到亲身实践,对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们希望这个节目能传播开来,吸引更多人对皮影戏产生兴趣。你愿意为这门古老艺术的传承尽一份力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