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虚拟货币挖矿问题频现,带来不少风险。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和校园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我们亟需采取行动,共同抵制这一乱象。
“挖矿”活动揭秘
挖矿活动涉及使用特定设备“矿机”进行计算,以产出虚拟货币。这一过程耗能巨大,排放的碳也很多,但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却微乎其微。这一现象源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进步,众多人因利益驱使而加入其中。
采矿作业消耗了大量资源,然而在促进产业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极小。其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而且无序的扩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妨碍了经济社会的优质发展,还干扰了节能减排目标的达成。
政策强力出击
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十个部门发布了《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编号:发改运行[2021]1283号)。该文件体现了对整治“挖矿”活动的坚定决心。近期,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这些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保障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不必要的浪费。此外,它们还致力于维护金融稳定和网络安全,以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遏制“挖矿”活动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挖矿”危害多面观
网络安全中,“挖矿”行为占用大量计算资源,使得系统、软件及服务运行速度减慢,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系统崩溃或数据损毁。若个人电脑或服务器被“挖矿”软件控制,便有可能遭遇数据泄露或病毒侵袭的威胁。
从经济金融层面分析,虚拟货币的匿名交易扰乱了金融秩序,对国家金融安全造成威胁,甚至被用于洗钱、非法转移资产等违法行为。再者,“挖矿”活动耗费大量能源,排放众多碳排放,与我国新发展理念相背,不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既定目标。
“挖矿”病毒识别
启动“挖矿病毒”后,CPU的占用率通常会很高,几乎全满。你可以按住鼠标右键点击电脑任务栏,然后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性能部分,留意那些占用CPU资源多且显得可疑的程序。一旦发现这类进程,电脑很可能已被“挖矿”病毒侵袭。
启动任务管理器可查找到占用CPU和内存资源过多的软件。一旦发现这类异常,要立即提高警惕,并迅速采取措施,防止病毒对电脑系统和数据安全造成更大损害。
“挖矿”病毒解决办法
格式化系统盘是最直接的方法,包括彻底格式化或分区后重新安装系统。这样做能彻底消灭病毒,但同时也清除了所有数据。所以,重要资料得提前备份好。
应安装官方认可的防病毒软件,并确保其病毒库保持最新。同时,要养成定期对硬盘进行全面病毒检查的习惯。还要加强系统密码的强度,避免在不同平台重复使用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对于关键文件,必须定期进行备份。
校园抵制行动
抚州市教育体育局发布了一则通知,要求全市教体系统开展反对虚拟货币“挖矿”的宣传活动。我校结合自身网络安全情况,决定开展为期一周的宣传教育活动,旨在反对虚拟货币“挖矿”。
活动期间,学校将坚决遏制任何形式的“挖矿”行为,决不宽容。我们期待师生们积极投身监督工作,若察觉到有人进行“挖矿”,应立即告知教师或学校领导;若周边机构涉嫌参与非法金融活动,应迅速向相关机构举报;若涉嫌违法,则需向警方报案。
读完这篇文章,你对虚拟货币“挖矿”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否有了更深的认识?当你发现类似“挖矿”的行为时,你打算怎样处理?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同时,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