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它的创始版,拥有独特的标识和特色。然而,对于400V平台的标准版和PRO版,批评声较多。这也引发了人们对800V平台车型充电时间长短的讨论。
小米SU7创始版独特之处
小米SU7的创始版车型配备了独有的标志,其方向盘下方设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识别码,碳纤维材质的后视镜壳亦别具一格。这些设计特色使得创始版车型与普通量产版区分开来,满足了部分车主对个性的追求和对独特标识的渴望。对于汽车收藏爱好者以及品牌忠实拥趸,这些独特之处极具吸引力,更象征着一种身份的认同。
400V与800V充电时长差异
小米SU7的标准型和PRO型使用了400V技术平台,关于这一点,网上有很多讨论。与800V的车型相比,尽管800V的MAX版在快充桩上充电时最高能达到149kW的功率,但两者充满电的时间最多只差十多分钟,这其中充电桩等因素也起到了作用。比如在高峰时段,充电速度往往会减慢。
小米SU7标准版操控性能
小米SU7即便是基础款,与顶级配置的MAX相比略逊一筹,但在同类新能源车中操控表现卓越。操控体验源于多方面因素,比如底盘的调校。比如,驾驶时经过弯道,车辆转向显得非常准确。
与Taycan的对比历程
为了准确评估小米SU7的表现,特地租用了Taycan标准版车型进行对比。原因是这两款车在硬件配置上相当接近,均未配备空气悬架,这便于进行对比。租车过程中需要联系租车公司,确认车型等。将两个品牌车型并排放置进行对比,是消费者最直接判断车型优劣的方法。
驾驶坐姿对比
小米SU7的座椅位置略高于Taycan,不够达到跑车的高度,但与高尔夫GTI相近。这种座椅高度在新能源车型中算是不错的。不同的座椅高度会影响到司机的视线和驾驶的舒适感。驾驶小米SU7时,可以享受到更广阔的视野,尤其是在驶过复杂的路口时,这一点尤为明显。
加速表现对比
小米SU7在加速性能上与Taycan相当接近。虽然Taycan配备了双档变速箱,但与SU7的数值差距极小。驾驶时,两者的加速感同样明显。举例来说,在高速路上超车,两者都能快速完成。无论是从数据还是日常驾驶体验来看,这两款车在表现上有很多共同点。
小米SU7具备独特优势,尽管网上有些质疑声,但实际使用体验表明它表现尚可。面对网上的负面评价,你会因此放弃考虑购买这款车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