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存疑
现在,部分公司推出了“十元买三票”“一千元包月”的优惠套餐,这让人不禁对是否为不正当竞争产生疑问。在快递领域,价格战此起彼伏,既有快递公司自发发起的,也有电商平台联合压价引起的。随着网上购物占快递业务量超过一半,电商平台成为行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其议价能力显著,导致快递价格竞争愈发激烈。
电商议价上风
网络购物中的包邮政策使得商家在快递选择上拥有主动权,在与快递公司谈判时自然处于有利地位。为了完成业绩目标和维持经营资格,许多基层加盟店对某些商家实行“不盈利、只追求销量”的策略。这种做法导致快递公司在价格上承受更大压力,为了争取订单,它们不得不下调价格。
看淡价格竞争
相峰,圆通快递的负责人,对价格竞争持平和态度。他认为,电商和快递领域已经高度市场化,无需过分担忧价格问题。他强调,应该更加关注竞争是否公正。市场终究会看重产品质量,只要快递更安全、时效更有保障,即使价格略高,也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这表明,快递公司不能仅仅依赖价格战,还应该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
国际业务难题
现在,海淘群体关心的是能否轻松购得国外商品,而快递行业则致力于从国际物流增长中谋取利益。在我国,高端国际快递市场有八成份额被外国快递公司掌握。东方航空物流的副经理指出,他们的航班配备了温度调节设施,可以确保水果的新鲜度。然而,赖建法表示,拓展国际业务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海关通关和当地运营权等问题。
信息化助力运营
过去快递高峰期,为确保运输顺畅,我们通常会储备更多资源,但预测总会有误差。现在,借助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我们得到了很大帮助。企业可以实时监控揽件数量等信息,从而更迅速、更有针对性地安排揽件和调度车辆。一旦出现过度繁忙的风险,菜鸟网络会协调周边的运输力量,并与商家合作,适当放慢处理速度,这样不仅提高了快递服务的效率,也增强了其稳定性。
自动化降本增效
信息化和自动化对于快递公司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至关重要。比如,用机器替代人工,美国公司一天处理20万件快递只需80到100人,而我国则需要400人。若投资几千万购买自动化设备,大约三年就能收回成本。目前,我国快递在分拣和调拨环节刚刚实现半自动化,而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
快递企业是应该通过价格竞争来快速占据市场份额,还是应该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以吸引顾客?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和转发!